当前,行业趋势分为宏观趋势和微观趋势两种:一种是宏观趋势,结合中长期战略发展时间轴看企业未来走哪个方向是对的。一种是微观趋势,结合中短期战略发展时间轴看企业当下做什么是对的。笔者认为,长期看趋势对企业来说比拼的是预判和选择的能力。短期看现象对企业来说比拼的是行动能力和战略定力。
所以,只要是潮流趋势:就有潮起潮落时。不变的法则:就是没有永远的趋势。在趋势范围内,做好进入和退出的时间节点把握,就是战略节奏感。有节奏感的战略才是有效的战略。黑格咨询研究了酒类行业《七潮六象》行业趋势,从宏观视角下分享酒类行业潮流型的趋势研判。
1 热钱潮——万热之源
2020年,在众多行业受疫情影响遭遇困难和挑战时,白酒行业(准确的说是大快消行业)成为资本市场年度最亮的明星。在茅台突破2万亿、五粮液突破1万亿市值的强力带动下,白酒行业进入20年来从未有过的“高光时刻”。大快消行业中的做酱酒、矿泉水的老板也都相继问鼎中国首富。大家都看到了酱酒热、基酒热、酒类投资并购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疫情影响、宏观经济新变化之下的热钱潮推动,酒类消费量、消费总额都未出现明显的数量变化,本质上更多是结构性变化。
房地产、金融、矿山等行业的严格资金管控,让手持资本的人实在找不到更好的投资标的。宏观看,热钱涌入肯定是阶段性趋势,由此推动的酒类行业基建热、产能热、基酒热、贸易热、并购热都将是阶段性趋势。此时,对于投资者、经营者、参与者、消费者来说,清楚什么时间进入,什么时间退出才是战略水平,才能看出谁对趋势的把握更胜一筹。黑格咨询的观点是:经济压力导致热钱进,经济扬则热钱出。换个方式说就是潮起前进,潮退前出。
2 酱酒潮——品质之选
从行业数据看,酱香酒连续三年增长,未来有望突破2000亿元。从近三年酱酒行业的数据来看,2017年酱香酒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2018年酱香酒市场规模已达到1200亿元,2019 年酱香酒行业收入约为1350亿元,其中茅台增速高于行业2倍,而其他酱香酒企更是大多取得了超过80%的高速增长。
2020年茅台公布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39.53亿元、净利润226.0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31%、13.29%。可以肯定茅台的高增长、高成长、高市值之是推动酱酒热的核心因素(没有之一)。这些信息传导到消费者层面,喝酱酒就是品质之选。
酱酒潮推动了品鉴热、老酒热、品评热(例如品酒师培训热潮等)、卖酒热,一时间端上一杯老酒专业品鉴一番已经成为名人雅士的重要技能。酱酒热的背后还有三个积极的推手:一是卖酒的;二是喝酒的;三是造酒的。可以说卖酒的有钱赚;喝酒的有高品质;造酒的有利润;三方消费酱酒的动力都非常足。
1.0时代讲酒的是品质时代,这个时代只要讲品质故事酒可以卖酒了。现在酱酒热进入2.0时代,是“品质+品牌”的时代。有品牌还有品质的酱酒才能成为主角。我本人也十分认可产区稀缺的概念,产区是最大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茅台镇核心产区目前没有生出50-100亿级别的第二酱酒品牌,而泸州二郎镇、金沙县分别孕育出100亿的青花郎,30亿的金沙回沙酒?这说明好的产区资源优势,也需要有高素养的企业家、战略水平的企业,这样才能打造更出色的产区品牌。这也就是说,品牌能力、产区优势、企业家精神决定了2.0时代的赢家是谁!
本质上,2.0时代是酱酒热的下半场。上半场是战略选择时代。靠对未来的预判+胆子大敢干酒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目前,上半场已经结束,下半场开始。下半场是专业精细化时代。下半场靠战术精细化、品牌精细化、市场精细化来成就品牌。绝大多数投机心态进来的投资者会成为热钱流出时的牺牲品。
3 提价潮——生存之道
提价,本来是各行各业生产经营的一个阶段性工具。现在,提价在酒类行业成为了潮涌,是品牌稀缺环境下的经营战略。提价潮,本质上推动了收藏热、仓储热、代理权热、购买热等等。提价成为了战略级举措、成为了生产经营中必备的“生存之道”。
来源: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