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量饮酒 快乐生活】 “把酒送春春不语” ——宋代女词人笔下的酒与真情
在飘香的美酒中迎来大自然和自己个体生命的绽放,又不失时机地在杯盏中尽情享受着生命和青春的快乐,这是宋代女词人独特的生命体验方式。但这不代表宋代的女词人心境仅只存在一种欢快的情绪。事实上,这种自由生命的张扬才是偶尔迸发出的光辉,大多数时间她们都遵循着固定的生活模式,单调的生活内容,于是内心常常涌上莫名的闲愁和孤独寂寞感,因此她们对爱情和知音的渴望格外强烈。而其表达方式,有时以闲愁清怨的方式含蓄地表现,有时则毫无顾忌地直抒胸臆。闺阁女性内心极度渴望爱情和知音,外在的表现反而是多愁善感,忧心忡忡。尤其是面对着大好的风光美景,他们细腻而又极度敏感的心中,伤春悲秋的情怀充满心房,联想到美景易逝容颜易老的生命轮回,对自己生命和爱情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充斥在心头,使她们笔下道出的心声充满了惆怅和伤感。
李清照《如梦令》二首,“常记溪亭日暮”一首,展现出一个像男孩一样洒脱的明朗少女,而另一首“昨夜雨疏风骤”却刻画了一位表面看似坚强,内心却十分柔软的少女形象: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浓睡不消残酒”一句透露出作者昨晚有过借酒解忧的举动。到了清晨,作者酒意未消,拥被侧卧之时,却一心惦念着院落中经历了一夜风吹雨打的海棠,而偏卷帘人的平淡无味的“依旧”惹起少女无限惆怅的愁情。李清照借着惜花之情,实则由花及人,因为浓浓的愁绪而欲饮酒浇愁,但是“浓酒”也消不了“浓愁”,“浓睡”也抵不了“浓酒”,“知否知否”中包含的敏感,在酒的作用下反而使愁情越发的浓了。少女的黄金时期短暂又珍贵,李清照渴望能有能有真正赏识自己的知音,但是想到自己受到约束的生存状态,无法预测未来的爱情婚姻,内心的情绪就无法变得高调。“应是绿肥红瘦”一句流露出作者心底对青春易逝的深沉慨叹和对知音难寻难觅的无可奈何。
对爱情有着同样深深忧虑的还有朱淑真。朱淑真在少女时期具有“天资秀发,性灵钟慧”的天赋,在《春景》中写道:“斗草寻花正及时,不为容易见芳菲。谁能更觑闲针线,且滞春光伴酒卮。”这首诗描写了朱淑真趁着春光明媚的大好时光去寻觅鲜花,与女伴们斗草戏耍。这不仅因芬芳秾艳的春景不易常见,更重要的应该是大自然的春光唤醒了少女身上的青春之感,激发了对自己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因而她不肯为闺中“女训”“女诫”所拘钳去拿针缝线学什么无味的女工,而要欢欣喜跃地举起酒杯,邀请春天这少女般的伴侣陪自己共度人生之良辰。然而,传说她“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 “乃下配一庸夫”致使“一生抑郁不得志”,“每临风对月,触目伤怀”,在经历了人世的辛酸折磨之后,朱淑真悲凄幽悒的《蝶恋花·送春》词便呈现出与少女时代的强烈反差。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欲下潇潇雨。 这首词同样写春,却与《春景》一诗的风格大相径庭。柳絮是暮春最鲜明的特征之一,哀鸣的杜宇也似看作是残春的标志。黄昏潇雨更像是春天漠然而去的步履声,从朱淑真选用的意象就可以看出这首惜春之作包含了女性对年华飞度却难觅知音的无奈叹息。当朱淑真已知留春不住、恋春枉然,就干脆端持酒杯为春送行,能爽利的端起酒杯送春归去这种行为,又体现出作者从少女时代就具有的钟慧之气。只是可惜的是“春天”不解人意,竟无语而离去。这之前,就有宋祁“为君持酒送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玉楼春》)的词句,朱淑真“把酒送春”的形象却并非身处斜阳晚照,而是暮色苍茫、细雨淅沥的悲悒氛围中,愈发的令人黯然神伤。
宋代女性不仅会借助酒来含蓄的抒发内心对爱情的忧愁,有时也放下矜持干脆借着美酒的契机将心中的相思之情一吐为快。上文提到的李清照既有“绿肥红瘦”的少女春愁,也有“无顾籍甚”的情感倾泻。李清照在清醒时,能把相思之情写得如水一般纯净。如《一剪梅》中,如“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中没有提到酒,极淡极婉曲,有一种冰清玉洁的高远,后人评之曰:“精秀独绝,真不食人间烟火也。”而饮酒之后,一切束缚、规范、禁忌一点一点地被消解,这时内心的情感如火一般热烈。酒,使李清照的离愁别恨另有一番风味,她不再只描写清新婉约的相思之情,而且敢于大胆的表达内心的寂寞,在酒精的鼓励下,精神上的孤单寂寞退隐成一种背景,压在内心深处的欲望浮出水面,纷至沓来,一反常态,变得“肆意落笔”: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 夜来沉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酒醒熏破春梦,梦远不成归。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捋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诉衷情》)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行香子》) 这是李清照抒写相思之情的一组酒词,李清照在饮酒后写离愁的词不单单抒发纯正的精神苦闷,而且敢于赤裸裸地描写春天的怦然心动。“酒醒熏破春梦”,长夜的孤枕难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在摇曳的烛光中和料峭的春寒里,李清照的情和欲毫不扭捏,在酒精的催发下,以女性之身写女性之情,情欲合一,使女性的情感和灵魂有了栖息之地,饮酒是李清照能够直抒胸臆的最佳方法。 退出社会政治舞台的闺阁女性,被男性圈养在深宅大院。作为女性,一生最大的追求莫过于真挚的感情和懂得怜香惜玉的知音,但是真正如愿的却是少数。闺阁中的女性在饮酒之后触动了内心敏感的神经,往往显得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美好的青春转瞬即逝,爱情也将随之远去。而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女性在饮酒之后反而大胆的说出对爱情的渴望,对真情的追求。酒既能拨动女性敏感多愁的神经,又能触发女性大胆直白的欲望,凭借杯酒,闺阁女性有“把酒送春春不语”式的伤怀,也有“未成沉醉意先融”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