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和国家工业遗产项目单位,于2021年10月10日在安徽省亳州市召开首届国家工业遗产峰会之际,围绕如何在全球视角下保护利用中国国家工业遗产,进行了广泛对话和深入讨论,就价值、意义与行动达成相关共识,发表如下倡议:
我们认识到,工业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世界,工业遗产作为工业文明的重要见证和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过了时光岁月的洗礼,凝结着人类智慧的结晶,留存下无法磨灭的印记。中国历经古代手工业的灿烂辉煌、近代民族工业的风雨飘摇和现代工业建设的奋发图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世界上门类最齐全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中国国家工业遗产理应在世界工业遗产中享有与其发展历史与规模相匹配的地位。
我们注意到,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保护要求提高,以及城市更新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大量的工矿企业面临关停或处于搬迁和转型之中,导致许多重要工业遗存遗迹被损毁甚至灭失,大量珍贵档案文献流失,工业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致使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节点印迹出现断点、空白。同时,人们对工业遗产认知不足、保护意识薄弱、制度措施不健全、专业化人才缺乏,加剧了工业遗产被破坏的风险。
我们意识到,国家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技、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被破坏,损失将不可挽回。发布国家工业遗产名录,标志着中国工业化历程中最具价值的工业遗存遗迹在国家层面得到重视和保护,影响巨大、意义深远。我们应当尽力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动建立分级保护利用体系,充分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更好地将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发展格局,促进工业文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应当深入挖掘工业遗产的价值内涵,传承弘扬工业精神,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国家遗产保护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我们庄严承诺并倡议,要牢记历史使命,勇担时代重托,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国家工业遗产资源,让其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篇章。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动态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理论研究,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经营管理,提高宣传水平,让中国国家工业遗产成为传播工业文明的窗口、弘扬工业文化的阵地、提升科学素养的课堂、展示国家形象的名片,让工业遗产不失其历史荣光,让工业遗产增添时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