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不在于我们节省多少钱,而是在于往后走这部分存款有没有可能形成未来的经济支撑。我觉得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我们消费将会持续的复苏,我们也会看到有一部分消费是爆发性上升。比如9月份食品饮料行业,饮料当月同比增速22%,这是五年以来非常罕见的事情。接下来一段时间婚庆、朋友聚会和高端消费仍然在非常明显的上升。这是对于未来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我们是非常乐观。预测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会在6附近,6.5%左右。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应该在6到6.5。明年下半年由于一些动能回落可能有一些回落,但是总体来看明年经济复苏没有问题,全年增速大概8%左右。”
10月30日,国泰君安研究所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花长春出席2020中国国际酒业发展论坛,并发表“东升西渐、风景独好,消费发展黄金期”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01 今天主要从中长期和短期一个经济走势怎么看未来的全球格局,叫东升西渐,风景独好。我们认为这是发展的消费黄金期。
从短期经济形势来看。我们认为未来一年的时间,全球经济因为很多不确定性,包括海外的疫情,美国的大选,以及各国的刺激政策如何退出。所以总体认为全球经济处在弱复苏,但是中国经济比较乐观。大体上回忆一下,中国经济当前状态和09年和10年有一点类似。当时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做四万亿财政刺激,信贷大幅度上升。这次类似,幅度弱于上一次。社融由08年的7万亿,上升到09年接近14万亿。09年之后发现社融增数,M2增速大幅度回升。这次从去年26.5万亿上升到33到34万亿社融,对经济支撑还是非常明显的。目前当下我们认为社融和M2增速见底。我们整体基建和固定资产投资差不多在明年1季度建底。这波复苏节奏基本上是一致的。
近来我们看到09年4季度到10年上半年政策收紧一样,我们也相信当前今后一段时间内,政策是趋紧,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信贷方面可能对于未来的项目,基建等等一些新开工项目可能有一些略缩。这样情况下整体经济走势动能有一个切换。
这一次我们消费,如果参照SARS期间认为有一个爆发性的消费会起来。但是到现在没有。今年上半年是中低收入阶层的整体收入水平受到很明显影响,尤其是我们服务业、制造业的蓝领工人,就业率下降10到15%。收入增速也偏低,导致整体消费偏弱。同时看到另外一种现象,这种现象是除了这一块消费能力不足,还有一个消费不出去。近期高端品牌产品卖得比较好,我们观察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今年前九个月中国储蓄存款新增10.13万亿,比去年同期新增1.6万亿。去年就比前年多增接近3万亿,正常情况下新的储蓄存款应该在5万亿左右。现在是10万亿。
这意味着什么?其实美国居民储蓄存款也是大幅度增加的,他们是因为财政补贴和消费不出去。中国是因为今年消费支出偏有限。我们也看到往年出国旅游基本上花费四千亿美金,2.5万亿人民币,这是很大的节省。
问题不在于我们节省多少钱,而是在于往后走这部分存款有没有可能形成未来的经济支撑。我觉得我们是比较乐观的。所以我们认为,接下来一段时间从现在到明年上半年,我们消费将会持续的复苏,我们也会看到有一部分消费是爆发性上升。比如9月份食品饮料行业,饮料当月同比增速22%,这是五年以来非常罕见的事情。
接下来一段时间婚庆、朋友聚会和高端消费仍然在非常明显的上升。这是对于未来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我们是非常乐观。预测今年四季度经济增速会在6附近,6.5%左右。明年上半年经济增速应该在6到6.5。明年下半年由于一些动能回落可能有一些回落,但是总体来看明年经济复苏没有问题,全年增速大概8%左右。
02 关于未来五到十年怎么看待经济趋势,尤其五中全会公布了一些“十四五”规划和2035的远景。未来五到十年是非常关键,我们也有幸可以见证中国综合国力在全球有质的飞跃,国际地位也有质的上升。中国民族自信心在未来五到十年将进一步增强,这是我们非常乐观看到的。我是1978年出生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非常有幸在复国到知天命的年龄段看到这些,也会迎接来消费发展的黄金期。
未来国际时代大的背景,我们未来面临的国际形势仍然有压力,我们看到三大脱钩化,中美之间仍然有全方面的博弈。我们也看到全球的实体和经济的脱钩,这个已经在发生。过去十年当中英美经济迟迟不能恢复,全球央行从09年开始大量印钞票,其他国家没有看到一个央行能逆转。从目前来看,大量刷钞票并没有把需求拉回来,反而是流动性在资本市场进行流转。我们经常说金融空转,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是全球普遍的。
这个现象下看到的整体风险资产价格明显上扬,无风险利率明显下降。导致了整体上财富分配不均。上面可以看到全球财富差距拉得非常大,从而产生了民粹主义抬头。有这样一个根源的。
我们也看到存量经济特征仍然很明显,全球人口老龄化,全球化停滞等等问题都存在,这些都构成经济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认为不能光看到这样一个压力,仍然我们有很大的机遇。这个机遇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数字经济向传统经济全面渗透,将会颠覆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消费迎来黄金时期,对全球经济带动有非常明显的贡献。
全球政治方面看到中美博弈仍然会蔓延,全球经济方面可以看到高债务低利率、低通胀和低增长特征仍然比较明显。中国经济动力由要素贡献转全要素生产力提升转化。另外我国将会逐步的迈入中高等收入国家,这里面消费市场对经济,尤其是稳步发展提供一个非常大的功能。所以经济结构向消费型驱动转化。
另外就是数据超越资本、土地、劳动力的优势,这个将是我们必须把握的一个时代特征。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看到中央提出双循环,我们认为构建国内大循环有两大核心。一个是消费内循环,还有就是科技内循环。科技内循环就是科技方面独立自主以及创新,消费力循环核心是一方面我们扩大内需,从制度上帮助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增速。另外一方面要从供给,尤其是新的方式创造需求。
接下来汇报两方面中长期影响非常大的因素,一个是人口,一个是新经济。我们看这是我们中国的人口出生的周期变化,从60年代初期,是新中国开始的第一波婴儿潮,这个是65年到70年。这波婴儿潮从70年代后期逐步的向80年转化是下降的,我正好出生在78年。我们看到计划生育和改革开放是同时在这个年代开始的。到了80年代我们看到的是人口出生率上升的,但是计划生育政策改变的是人口出生高峰,没有改变计划周期形态。从90年代开始,从60年代末70年代初生小孩下降,导致90年代新生儿出生下降,当前正在进入90后生育高峰。看到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什么,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人口出生仍然是要往下走的。从而导致中国人口高峰在2025到2028年出现,而不是2030年左右出现。
正因为这个结构,我们看到了70年出生的到了今年明年之后就超出50岁。我们看到20到50岁人群将未来这几年加速下降,这个对于我们的整体需求影响还是比较大的,挑战也是比较明显的。20到50岁我们都知道,购房人群20到35之间是初次,30到50是改善型需求。各位都是酒企领导。喝酒主要人群是25到55岁的人群。这些人群未来加速下降,的确对于整体需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另外就是65岁以上的人口由现在的23%急剧上升,到2050年左右将超过3亿人,是中国的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这个结构在2030年左右也可以大体看到。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整体消费结构有明显影响。
一个影响是什么呢?是说我们的总体投资需求将会在未来几年持续回落,所以这个经济结构有一个自然而然的变化,需要由投资驱动型经济向非驱动形经济转化。这个时候内循环显得非常重要。另外我们也看到实际上是消费率会明显提升。毕竟中国总人口还没有负增长,我们还是持续上涨。随着人口老龄化消费力会持续提升,这个对于消费服务业带来明显影响。消费在未来五到十年是非常好的发展黄金期。
另外我们想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当前的收入增速也是支撑我们消费的重要基础,消费是永远的朝阳行业。中国人口有一定压力,但是毕竟十四亿庞大人口,四亿中等收入群体。中国已经成为,或者说和美国并列的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而且中国的人均GDP、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社零仍然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消费起来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
另外我们想强调的是,新技术变革将会颠覆旧的生活生产方式,我相信这个不用强调了。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尤其5G应用会彻底改变我们生产生活方式。疫情之后我们已经发生很大变化,目前为止尽管基本上中国已经恢复了,但是依然看到快递业迅速发展。电商我们之前认为40%的消费不可能出现电商化,尤其是生鲜行业。现在基本上也进入了得非常明显。所以总体快递电商渗透非常高。除了这个之外仍然看到未来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智慧城市将会明显的,各个城市正在试点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甚至智慧派出所等等,都在进行连接。在旧城市结构设施基础上进行数字化改造,对信息流通有一个爆炸式的发展,改变我们生活生产方式。这些都是已经看到的,未来将会持续发生的长远变量。
这个对消费行业有什么影响?我们认为有几个趋势值得重视。行业端来看看到需求升级和技术进步会推动我们消费变迁。这里面特别强调技术进步从生产、供应链、渠道、营销等各个环节影响消费产业链。渠道和营销变得更加精准,使消费品品质化、渠道场景化现象比较明显。
另外刚才提到人口老龄化,悲观的人都是看到压力和不利的地方,乐观的人总是能看到机遇。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中国大健康产业的黄金爆发期,这个里面我们是世界上首个老年人口总人数上亿的国家。随着技术发展,社会保障完善,老年人观念也会升级,医疗用品、保健品、饮料服装会成为大的需求。中国文化里面认为白酒行业是健康产业。老年人在家里面小酌三杯是有益身体健康的。酒怎么和大健康结合也是值得我们挖掘的。不光要面向年轻人群体,还要面向老年人,有很大的空间。
这个产业里面可以看到,中国的大健康产业,现在规模大概是七万亿左右,占GDP比重6到7%。当前这个产业在美国占到17、18。我们认为这个在未来一段时间,未来五到十年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这是值得我们市场去挖掘的。
消费趋势第三个,刚才提到五来十到十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经济增长、文化复兴、民族品牌的崛起,这是伟大的时代。我们跟日本对比,日本东京奥运会64年,68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70年做了世博会,人均GDP在78年达到八千美元。中国是08年举办奥运会,10年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上海世博会在2010年发生,人均GDP达到8000。从现在开始,我们去年人均GDP已经上万美元。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是处在日本80年代的水平。这样一个简单的类比的话,实际上我们想说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不管是宏观经济条件,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东亚文化属性,将会使民族品牌复兴是非常好的时期。
我们中国拥有最广阔的消费市场和最光辉的文明历史。随着经济增长和民族自信提升,国货品牌消费迎来长期的发展空间,民族品牌也会熠熠生辉。这个时候看到中等收入群体是4.4亿人口,国家统计局口径3.6亿人口。城市中产阶级3亿人口,中产阶级占比持续上升。除了人口仍然在支撑消费之外,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未来的时间段,我们相信对于民族品牌是一个非常利好的。
这个时候企业需要怎么做?我们在物资匮乏的时代,企业要通过渠道拓展销量。我们在品质升级的时代,我们消费者是更加追求产品性能和品质,这个时候产品非常重要。产能过剩的年代,品牌重要性就日益突出。我们已经发现,基本上现在不是品牌的很难在市场生存。所以优秀的消费企业能够适应这三个时代的变迁潮流,逐渐从渠道驱动,产品驱动到品牌驱动。所以占领消费者心智,企业竞争力会不断加强。这个从宏观和行业发展前景。
03 接下来简要说一下我们核心的看法,从资本市场在酒业领导面前讲酒业发展新周期有一点班门弄斧,但这是我们资本市场的观察。从我们角度来看,过去划分为三个时代。88到93年是清香时代,93到08年是浓香时代,08年以后是酱香时代。这里面有非常多的龙头企业,包括贵州茅台,包括五粮液等等都崛起。
在这里面是结构分化,集中度提升。2016年至今白酒行业产量保持个位数低速增长。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下降到现在的1400的家,行业出现明显的集中度提升。这里面看到高端酒方面,高端优异价格坚挺,信心非常强。核心还是行业龙头,包括我们茅台和五粮液,也会受益于渠道优化、数字化管控效果提升,2020年国际化环境的情况下效果还是非常明显。总体我们觉得在高端行业信心非常强。
在制造端及腰部以下的价位是分化,需求慢于高端,行业仍处于恢复当中,酱酒表现优异,剑南春、青花系列、国缘系列维持了双位数的销售增长。但是腰部价位的数据恢复比较慢,总体有一定压力。低价方面比较稳定,份额向明星单品集中。
在这个里面我们预计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我们预计制造端的酱酒维持高增长,未来仍然是一个方向。
这是我们总体上的观点。核心一方面是短期类似于09和10年,但是不同的地方是这一次居民储蓄存款是极大优势,另外外资看中国也是不一样的。09、10年我在香港,跟外资交流的时候大家讨论的是中国的风险。当前来看全球的整体形势,未来五到十年可以维持5%左右的增速是非常罕见的,资产慌和海外缺乏新的增长点,导致全球资本正在看向中国。随着中美改善的关系,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无论是中国资本市场还是产业发展都是非常好的时期。尤其是整体的经济结构,尤其是消费这一块发展是非常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