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既是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期,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爆发期。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经济赋能。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专业化的基础,抓紧布局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战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五中全会也特别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10月30日,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授白津夫出席2020中国国际酒业发展论坛,并发表“当前经济形势与发展重点”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01 我们总体来看一下,随着我国抗击疫情取得决定性的成果,我们经济开始转好。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恢复增长的国家。我今天谈的第一个话题,当前经济的几个特点。主要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经济发展呈现过山车式的反转。我们一直在研究经济形势,至少在我经历中,从来没有经过这样起起伏伏,犹如过山车一样。前三季度经济增长0.7,着实不易的0.7,最后由负转正。如果分季度来看,倒过来讲,我们三季度同比增长非常可喜可贺,同比增长4.9。二季度其实已经实现反转,同比增长3.2。一季度多少呢?是负的6.8。大家看前三季度0.7,没有怎么震惊,但是不要忘了一季度是负的6.8%。
第二个特点就是增长动力整体回升,我们不是在个别领域个别方面,整个增长动力整体回升。拉动经济增长有三架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尽管三架马车表现各异,但都是在回升状态上。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8%,资本形成总额拉动3.1个百分点。第二个从消费来看,第三季度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9%。今天上午中央新闻发布会上,中财办主任讲这个问题。过去我们消费一直是一枝独秀,即使在经济出现波折的时候消费成为引领增长的核心。疫情以来,我们尽管呈现了反转,实现0.9个增长,最终拉动消费支出1.7。也是着实不易。消费在正常的时候贡献超过30%还多,所以这是一个的反转。
从进出口来看,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0.7增长,9月出口同比增长9.9%,进口同比增长13.2%。
第三个就是产业发展参差不齐,在大的环境下,酒业也很困难。但是我们认真分析来看,尤其是疫情真正影响最大的是传统产业领域,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更大一些。我们中小企业困难增多,尤其是回升空间有限。相对应的超出预料的是什么呢?同在疫情下,物联网经济逆势成长。疫情期间上楼经济、无接触产业快速发展,促使新产业新业态新场景的涌现。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或者都参与这样的消费,进一步拉动产业增长。这仅仅是开始。如果说经济形势概括三个特点,来进一步的分析,明显转好但是又接近平衡。
02 第二个话题就是经济发展的趋向。在这样一个扑朔迷离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是什么方向。
后疫情时代的经济走势,刚才魏部长充满信心的说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关于这个方面确实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是乐观一些,有的悲观一些。我看到国外有机构和专家做出这样的分析,就是疫情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要延续数十年,不是短期的影响,不是疫情治理好以后就完了。疫情带来深层次的影响,这个影响专家讲两个词,一个就是各国应对疫情下的经济危困采用了宽松财政政策,造成巨额财政亏空,为今后发展留下重大隐患。包括像欧洲,尤其是美国,不是短期就可以弥补的。
疫情深刻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从深层次上影响国际关系。这个背景下,不可能独善其身,所以应当做战略考量和长期准备。所以我们说自己一枝独秀,我们经济开始转好,但是在这样大的环境背景下,我们面临的约束和机会是存在的,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我们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就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建议进一步强调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来谋篇布局。高质量发展最重要要要实现三大变革,就是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推动发展方式、产业模式和产业形态的整体升级。因此,新的发展阶段经济成长不是传统经济的简单重复,传统固然重要。但是传统模式简单的重复,在整个高质量发展阶段是步履为艰的。所以不能抱残守缺,必须以创新再创发展新优势。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抉择,也是在当前的背景下,整个经济走势的重要方面。
第三就是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挑战。我想我们说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实施双循环战略,我们必须坚持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刚才魏部长讲到,我认为提出双循环战略是中国发展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的。我们改革过程中还是要通过融入世界大循环,分享国际公共服务,分享发展机会,我们做到了。但是中国成长到今天,我们要坚持国内循环为主体,因为这是我们优势所在,也是我们未来发展必经之路。中国之所以可以这样有底气的讲坚持内循环为主体,就是中国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所以要更好发挥内生增长优势,同时我们必须扩大开放,主动融入国际大循环,促使双循环更快发展。这样才能提高整合全球资源能力从根本上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这个稳定和安全不可能在封闭形态下实现。所以这种双循环的机制下,来实现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和安全,也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
第四,我想我们所有的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机会就是,五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扩张内需,尤其强调要围绕最终需求重点发展新产业。就是要围绕我们最终需求,加大投资的力度,支持相关企业的发展,这方面可能像酒业这个企业应该是有机会的。随着我国人均GDP向高水平迈进,中等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持续增长,衣食住行、医疗健康、文化产业等消费潜力巨大。所以投资向这个方面转化,所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拉动产业成长创造更多机会。
03 “十四五”时期既是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期,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爆发期。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经济赋能。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专业化的基础,抓紧布局数字经济、深入实施数字战略,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五中全会也特别强调要加快数字化发展。
这里讲几个要点,首先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字经济发展。
可能大家觉得跟你不相关,我请大家关注的是,今年以来结合疫情拉动的数字经济发展,所以相关部委出台文件,各地方都提出了数字经济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些地方接触的时候都讲数字经济离我们很远,高大上、高不可攀。其实数字经济概括为四个纬度。一个是产业数字化,所有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数字化改革。第二个是数字产业化,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形成的新产业新业态。第三个就是应用的场景化,这一块有巨大的空间。数字消费和数字服务的场景化拓展了数字经济的空间。可视化营销、定制化消费、智能化服务等等。今天上午注意到酒业在做直播带货,这个非常活跃。这是应用场景化。第三,数据资产化,每个企业每个人每天产品大量的数据,我们把数据资产化,一旦资产化就是重要的资源,数据的价值化、产业化、可交易化将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数字经济离我们既近又远,和我们息息相关。
其次我们要构建平台化产业生态,国家层面要求工业领域平台工业APP,什么概念呢?就是数字经济的条件下,整个工业逻辑,或者是财政逻辑发生变化。过去你可以兢兢业业做你的事情,现在必须在平台之下重新整合资源。要推动实现个性化定制、远程时间、智能制造、网络协同、服务延伸。我们国务院提出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工业APP你们怎么推进呢?好像没有关系。我说请不要忘记,在平台机制下你的优势完全可以转为别人的发展优势。现在大家依托南京形成了一个大平台,整合苏南制造能力,形成新的优势。疫情前去看了,非常震撼。仅仅做好你自己是不够的。
第三就是我要打造跨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今天全部的酒业世界级产业集群,我们就是要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形成跨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和产业集群。通过碰撞相互共享的模式,推动形成深度如何的产业生态圈。这一块解读起来非常浪费时间了,所以大家看了都能理解。仅仅靠一个企业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集群。今天上午在这里举行世界级产业集群,依托核心企业形成一个产业的新生态。
第四个要讲的,就是加快酒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酒业是传统优势产业,酒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修复能力很强,恢复增长比较快。刚才看了会议提供的单子,从各地情况来看会还是很快。特别随着内循环市场空间扩大,围绕最终需求发展等等,我们说酒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所以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这是实现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总的来看,酒业数字化进程相对缓慢,数字化提升有很大空间,所以要加快研发、设计、生产、流通和消费全流程数字化改造,通过企业上网上云实现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酒业在这一块对市场依赖大一点,对数字化改造提升还有一定距离。
精准对接产业链供应链,通过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构建线上线下全流程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这次疫情或者全球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看到我们最大的一个短板在哪里,就是我们产业链和供应链缺少整合能力。所以这里提出要精准对接产业链和供应链,形成有机融合共同发力的体系。
要实施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用人工工匠+智能工匠打造品牌新的数字化行为,来提升工艺流程标准化,打造以智能为支撑,有高认知度和影响力的品牌。品牌是品质的象征,高质量发展,品牌是质量的载体。所以要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在标准化品牌化方面重点发力、大力推进。刚才魏部长讲到我们在酒类方面有一些品牌已经享誉全国甚至世界。但是如何让消费者提高认知度?有美誉度还不够,特别是在数字条件下,变换极快,所以高认知度是数字时代特有的东西。这方面我要重点想想。
实施场景化、体验式营销策略。应对疫情,网络直销、直播带货等数字营销方式兴起。我们相信随着5G+的应用,为场景化体验式营销创造了各种条件,也带来更多产业机会。希望我们所有的酒业企业都能够积极的行动企业,能够主动加入到这样一个数字化过程,加快发展,提升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增强我们盈利能力和世界影响力。